建行理财产品怎么选?这3类更适合普通人

理财

最近有朋友问我:"听说建行的理财产品种类特别多,但到底哪个适合我啊?"说实话,刚开始接触理财的时候,我也被建行官网上的各种"乾元""安享""龙盈"系列绕得头晕。不过经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,我发现其实只要抓住几个关键点,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,建行理财产品该怎么选,特别是对于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,哪些产品既安全又能跑赢通胀。

建行理财产品怎么选?这3类更适合普通人

先说说建行理财产品的整体情况吧。作为国有四大行之一,建行的产品线确实丰富得惊人,从活期到五年期,从保本到浮动收益,总共有20多个系列在售。不过别慌,咱们可以先把它们分成三大类来看:现金管理类、固收增强型、混合投资型。这样分类之后,选择起来就清晰多了。

第一类:现金管理类产品,也就是咱们常说的"活期理财"。比如建行龙宝、安鑫七天这类,年化收益一般在2%-3%之间。可能有人觉得这收益不高,但它的优势在于灵活——随时申赎,节假日也能快速到账。我有个做小生意的朋友,就把日常周转资金放在这里,比存活期划算多了。不过要注意,这类产品虽然风险等级都是R1,但自资管新规后都是非保本的,只不过实际波动确实很小。

接下来是固收增强型产品,比如乾元系列里的"恒赢"、"优享"这些。这类产品主要投资债券、同业存单等固定收益资产,再配置少量权益类资产增厚收益。最近我看建行在推的"恒赢"按日开放产品,近一年年化有3.5%左右,比货币基金高出一截。不过要注意,这类R2风险等级的产品虽然亏损概率低,但遇到债市波动时,可能会出现单日收益为负的情况。就像去年四季度那波债市调整,不少固收+产品都出现了回撤。

第三类混合投资型产品,典型代表是"龙盈"系列。这类产品股票仓位最高能到20%,预期收益也相应提高到4%-5%。不过风险等级也升到R3了。前阵子有个客户问我:"听说龙盈固收增强90天持有期产品不错,能买吗?"我的建议是,这类产品适合能承受小幅波动,又想适度参与股市的投资者。特别是现在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,配置部分权益资产可能带来超额收益。但要记住,持有期产品在约定期限内是不能赎回的,这笔钱必须确定短期内用不上。

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:那具体怎么选呢?这里给大家三个实用建议:

  • 先做风险评估:别嫌麻烦,建行手机银行上的风险测评一定要认真做。我见过太多客户为了买高收益产品,随便选答案导致风险错配
  • 做好资金规划:短期要用的钱选T+0产品,半年不用的可以考虑固收+,三年以上的闲钱再考虑混合型
  • 学会看产品说明书:重点看投资范围、业绩比较基准、费用结构这三块,别光盯着宣传页上的最高收益

说到费用,这里有个小窍门。建行很多产品都有A、B、C份额的区别,主要差别在申购费率和起购金额。比如某款产品A份额5万起购免申购费,C份额1元起购但每年收0.3%的销售服务费。如果是长期投资,选A份额更划算;如果是短期周转,C份额反而合适。这个细节很多新手都会忽略,结果白白多付了管理费。

再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收益问题。最近有客户抱怨:"怎么建行理财的收益越来越低了?"这其实和市场环境有关。今年央行连续降息,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都跌破2.5%了,理财产品的收益自然会受到影响。不过横向比较的话,建行固收类产品的收益在国有行里还算靠前。比如他们重点推广的"恒赢"系列,近一年收益能比同业同类产品高出10-20个BP。

最后提醒几个容易踩的坑:别被"业绩比较基准"迷惑,那不是承诺收益;注意募集期和到账时间,碰上节假日可能资金闲置好几天;定期查看持仓,遇到市场剧烈波动时要及时调整。我有个客户去年买了款R2级产品,半年都没看账户,结果发现中间有过两次较大回撤,虽然最后收益达标了,但持有体验确实不太好。

说到底,选择建行理财产品没有绝对的好坏,关键是要匹配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使用需求。如果是完全不能接受本金波动的朋友,可能更适合存款或国债;如果能接受小幅波动,现在的固收+产品确实是不错的选择。建议大家把资金分散配置,比如活期理财放日常开销,固收+产品放中期资金,再拿小部分闲钱尝试混合型产品,这样既能保障流动性,又能争取更好的收益。

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