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很多朋友都在问:"现在理财哪个产品好?"说实话,这个问题还真没有标准答案。毕竟每个人的收入水平、风险承受能力都不一样。不过别着急,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,好好聊聊市面上主流的理财产品,再给大家支几招选择技巧。对了,这里先剧透个结论:没有最好的理财产品,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。
先说说最常见的银行定期存款吧。前两天我表姐还跟我念叨:"现在银行利息越来越低,存三年定期才给2.6%的利息。"确实,现在很多银行的三年期利率已经跌破3%了。不过它的优势也很明显——保本保息,特别适合保守型投资者。比如家里有老人准备养老钱,或者近期要买房的首付款,放这里最稳妥。
那年轻人更关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呢?像支付宝的余额宝、微信的零钱通,这类货币基金产品这两年收益率也在下滑,目前七日年化大概1.8%-2.3%之间。不过胜在灵活,随存随取。我有个同事就把应急备用金全放这儿,说是"比活期存款强多了"。不过要注意单日快速赎回限额1万这个规定,大额资金可能需要提前规划。
说到稳健型理财,不得不提国债。今年3月份发行的储蓄国债,三年期利率2.38%,五年期2.5%。虽然利率不算高,但国家信用背书的安全性确实无人能及。不过有个小问题——得掐着点抢购。上个月陪我妈去银行买国债,早上九点开售,九点零三分就卖光了,场面堪比春运抢票。
如果追求稍高收益,银行理财产品是个折中选择。现在R2风险等级的产品,预期收益率能达到3.5%-4%。不过这里有个关键点要看清楚——业绩比较基准≠实际收益!去年有个朋友买了款预期4.2%的产品,到期实际才3.1%。所以选产品时一定要看底层资产配置,别光看宣传数字。
对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朋友,可以考虑基金定投。以沪深300指数基金为例,虽然短期波动大,但坚持定投3年以上的投资者,年化收益普遍在6%-8%。不过这里要划重点——定投贵在坚持!我有个同学去年市场下跌时吓得暂停定投,结果错过低位吸筹机会,现在后悔得直拍大腿。
再来说说这两年火爆的结构性存款。这类产品通常挂钩黄金、汇率等标的,收益区间跨度大。比如某款产品写着"预期收益1%-5%",实际可能就拿到保底收益。所以购买前一定要搞清楚收益计算规则,别被最高收益率晃花了眼。
保险公司的年金险最近也挺受关注。以某款热销产品为例,30岁男性年交10万,交5年,60岁开始每年能领6万多。看起来收益不错?但要注意资金锁定期长,提前退保损失很大。适合有长期规划的朋友,比如给孩子存教育金或自己补充养老。
这里给大家整理几个选择要点:
- 流动性需求:短期要用的钱别买封闭期产品
- 风险测评:务必做银行的风险评估问卷
- 收益预期:年化4%以上就要警惕风险
- 资产配置:鸡蛋别放一个篮子里
可能有人会问:"现在买什么最划算?"说实话,这个问题得看市场环境。比如最近债市走牛,短债基金表现亮眼;而股市处于估值低位,定投指数基金机会不错。不过切记不要盲目跟风,前两年原油宝事件就是血淋淋的教训。
最后提醒大家,选理财产品时三看三不看:看产品说明书不看宣传海报,看历史波动率不看最高收益,看管理机构实力不看噱头包装。记住,天上不会掉馅饼,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。咱们普通老百姓理财,稳字当头才是王道。
说一千道一万,理财终究是门实践课。建议大家先从银行理财或货币基金入手,积累经验后再逐步尝试其他品种。别忘了每年都要检视资产配置,根据市场变化和个人情况调整比例。毕竟,适合别人的理财方式,未必就是你的菜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