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产品有哪些?15种常见理财方式解析

理财

摘要:面对琳琅满目的投资市场,很多朋友都在问:投资产品有哪些?其实啊,不同的理财方式就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,各有各的特点和适用场景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讲,从最稳健的银行存款到有一定风险的股票基金,再到这两年火起来的黄金投资,总共15种常见品种。我会结合自己十年的理财经验,聊聊哪些产品适合保守型投资者,哪些适合愿意承担风险的朋友,最后还会教大家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做选择。看完这篇文章,保证你对投资理财有个清晰的认知框架。

投资产品有哪些?15种常见理财方式解析

最近有个刚工作的小年轻问我:"现在手里攒了10万块钱,放余额宝每天就几块钱利息,想试试其他投资又怕亏本,到底有哪些靠谱的理财方式啊?"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人了,我当年也是从这种纠结中走过来的。今天就带大家系统梳理下常见的投资产品,咱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。

一、低风险投资产品

这类产品就像理财界的"安全座椅",特别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朋友。首当其冲的就是银行存款,虽然利率这两年降得厉害,但50万以内有存款保险兜底,这个月刚帮家里老人存了笔三年期大额存单,年化2.65%虽然不高,胜在安心。

接下来是货币基金,像余额宝、零钱通这些都属于这个范畴。前阵子看数据,七日年化收益率普遍在1.8%-2.3%之间波动,比活期存款强多了。不过要注意,从去年开始很多货基单日快赎额度降到1万了,有大额需求得提前规划。

国债也是个好选择,特别是储蓄国债,今年3月发行的三年期利率还有2.38%。上个月陪邻居阿姨去银行买国债,那场面真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,早上九点开门七点半就有人排队。

二、中风险投资品种

说到这个档位,就不得不提银行理财产品。记得资管新规落地后,现在都是净值型产品了。上周帮客户整理资产,发现某款R2级理财近一年年化居然有3.8%,不过下面小字写着"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实际收益",这个得特别注意。

债券基金这两年表现挺亮眼,尤其是短债基金。我有个同事去年买了某中短债基金,半年居然有2.5%的收益,比定期存款高不少。不过要提醒大家,债券基金也不是稳赚不赔的,去年11月那波债市调整,不少债基单月跌了0.5%呢。

黄金投资必须单独说说,最近金价涨得猛,我那个卖金条的朋友嘴都笑歪了。不过实物黄金有保管成本,想省事的朋友可以考虑黄金ETF,交易时间和股票一样,还能避免买到假金条的风险。

三、高风险投资领域

股票投资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我认识个老股民,去年重仓新能源亏了30%,今年转投中特估反而回本了。这里给大家提个醒:炒股千万别all in,最好用闲钱投资,控制好仓位。

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波动更大,但长期收益也更高。举个真实案例,我表妹三年前开始定投某医疗主题基金,经历了从盈利40%到亏损25%的过山车,好在坚持定投摊薄成本,现在又开始盈利了。

这两年还冒出不少另类投资,比如REITs基金。去年有个客户买了高速公募REITs,年化分红率居然有5.8%,不过最近受车流量影响,净值波动挺大的。这类产品适合能承受波动的投资者,而且要仔细研究底层资产。

四、特殊投资渠道

私募基金门槛较高,起投金额通常要100万。有个做生意的朋友前年投了量化私募,去年赚了18%,但管理费就要收1.5%+20%业绩报酬。这里提醒大家:选择私募一定要查备案信息,千万别被山寨机构忽悠了。

可转债算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品种,既有债券属性,又能转股博取高收益。我有个读者坚持打新债,去年中了8签,平均每签赚200元,虽然不多但胜在安全。不过要注意,现在可转债打新中签率越来越低,可能需要调整策略。

五、选择投资产品的三大原则

1. 风险评估要先行:就像去医院要先做体检,投资前务必做风险测评。上周帮个客户做评估,他自认为是激进型,测出来却是稳健型,差点选错产品

2. 资金使用周期匹配:短期要用的钱别投长期产品。我邻居去年把买房首付买了两年期封闭理财,结果看中房子时钱取不出来,白白错失机会

3. 分散投资是王道:鸡蛋别放一个篮子里。有个客户把300万全买了信托,结果遇到延期兑付,现在天天失眠。建议普通投资者至少配置3种以上不同类型资产

最后说个真实故事收尾:楼下王阿姨五年前把退休金全存银行,现在抱怨利息越来越少。而李叔同样退休金,分了三份:50%买国债,30%投债基,20%定投指数基金,去年综合收益4.2%。你看,选对投资组合多么重要!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大家理清思路,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。记住,投资没有标准答案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

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