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最近朋友突然问我"合众分期怎么样",说看到广告宣传能分期理财,利息还比银行高。这倒让我来了兴趣,毕竟现在理财渠道五花八门,但靠谱的还真得仔细挑。我花了三天时间,把他们的官网翻了个底朝天,对比了二十多份用户评价,还特意咨询了在银监会工作的老同学。这篇文章就从合规资质、收益风险、操作体验三个维度,带大家看看这个平台到底值不值得尝试。
说实话,刚开始接触合众分期的时候,我还有点担心。毕竟现在市面上打着"分期理财"旗号的平台太多了,去年曝光的那个"月月盈"跑路事件还历历在目。不过点开官网看到资金存管银行公示,心里稍微踏实了点——至少不是那种三无平台。
先说最关键的合规性吧。在官网底部翻到了营业执照和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,这个细节很重要!很多野鸡平台根本不敢公示这些。不过我发现他们的网络借贷中介资质用的是省级批文,这里得提醒大家:按照去年新规,全国性平台必须要有银保监会备案的。所以如果是大额投资,可能要考虑这个风险点。
产品设计方面倒是挺有意思。他们主推的灵活分期理财包,允许用户自由选择3-36个月的投资期限,年化利率标注4.8%-7.2%。不过这里有个坑要提醒:那个诱人的7.2%利率是36个月封闭期的产品,中途赎回要收2%手续费。我算了下,如果存半年就取出,实际收益反而比余额宝还低。
操作体验这块,APP倒是做得挺流畅。开户流程5分钟搞定,不过要吐槽的是风险测评问卷太简单了,就8道选择题。对比银行理财的30道题测评,总感觉他们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上有点敷衍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有几个愿意做冗长的测评呢?
说到用户评价,在第三方投诉平台发现了几个重点案例:
- 有位用户反映提前赎回时到账延迟3天
- 个别投诉说收益计算方式不透明
- 还有两起关于自动续投功能默认开启的纠纷
风险控制方面,平台宣称有三重风险准备金,但具体金额和托管银行没公示。这点让我有点犹豫,毕竟去年暴雷的某平台也说过类似的话。不过他们的借款人信息披露做得不错,能看到资金流向的小微企业名单。
最后给个实用建议吧:
小额试水可以尝试,但别超过个人流动资金的20%
优先选择6个月以内的短期产品
务必开启资金变动短信提醒
记住收益永远和风险成正比,那些宣传"保本高息"的,十有八九有问题
评测完最大的感受是:合众分期在同类平台里算中规中矩,但理财这事儿吧,还是得鸡蛋别放在一个篮子里。现在市场波动大,建议搭配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做组合投资。对了,最近他们新用户有个888元体验金活动,用来练练手倒是不错。